网站首页 > 物流装备> 文章内容

物流设备各英豪涌现(图)

※发布时间:2020-11-27 21:32:4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我国的物流设备在大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已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造供应体系。其中,设计、研究、生产物料搬运设备的企业及产品产量猛增,企业超过了3000家,年产值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一些国内外物流设备生产、代理销售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他们普遍认为,随着今年12月,我国应入世承诺允许外资在中国独资经营物流行业日子的临近,国内物流设备市场也将成为各厂家眼中的大蛋糕。在关税的降低、国外厂家在华服务网络的日趋完善,以及企业对物流设备重要性认识加深等因素的下,国内品牌和国外进口产品抢占中国市场的“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到来,进口产品对国产产品的冲击也将越来越明显。

  目前,中国的货物运输状况与世界发展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从发达国家的货物运输情况看,公运输占整个运输量的90%,其车型90%以上是厢式货车,而且吨位都比较大。因此,用发展的眼光看,随着中国道建设不断的发展,城市交通网络不断的完善,高速公及高等级公里程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家对超载运输、车辆“大吨小标”现象的集中治理,我国重型汽车市场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销售分公司总经理阎常兴认为,中国的厢式、长式货车将成为未来货物运输主流,目前中小型载货车的销量已下降,一旦燃油税开征后,其下降趋势还会持续下去。

  广汽集团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华向记者指出,由于诸多原因,目前我国传统的载货运输大多数是裸露运输,封闭式运输的比例较低,仅占货物运输的10%左右,且没有封闭式运输车的专门分类。厢式货车由于能避免了刮风下雨等气候变化对货物的损伤,可减少货物运输中被盗的发生,提高了安全性;另外厢式车是按统一的系列标准设计制造,控制车辆超载,从而保障不会对道和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产生,它将成为物流货运领域的新潮流。他表示,早在90年代初期,封闭式货运汽车在欧、美、日就已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目前,我国厢式运输车的生产能力较低,生产企业数量约200余家,年生产规模超过1000辆的不足20家;在货运市场中,厢式运输车也只占汽车货运总量的7%~8%左右。据预测,随着高品质物流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家关于加强运输厢式化政策的推动,今年我国对厢式运输车的年需求量将突破50万辆。

  目前进口产品与国产产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两者之间的差距包括了价格、性能、服务等),但两者之间的竞争并不是很激烈。上海十通储存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经理吴培钦认为,原因在于几家大型的国外品牌货架厂商在高端市场竞争,而无数的小型厂商选择低端市场为立足点。相对来说,大型外资企业则比较注重设备的质量及售后服务,所以他们比较青睐于欧美的产品,而内资企业可能更注重的是价格,他们更多会选择国产产品。但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物流设备市场会在国内逐步得到扩大。在今后几年内,国内企业发展叉车+货架这种半自动化设备仍是主流。

  装的作用不仅在于商品的质量和数量,在物流过程中,包装还有便于运输和保管、增加销售的功能。总体上,包装技术包括包装材料、包装设备和包装方法等。近年来,我国包装容器技术发展迅速,1999年,我国金属容器的总产量达到170万吨,总产值达到180亿元人民币。

  在包装材料方面,华盾塑料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经理何福庆指出,目前结构日趋合理化,正朝能耗低、对损害小的方向发展。2000年,我国万吨包装材料产值已达到0.95亿元,其中纸质材料产量为1300万吨,占56.5%;塑料材料产量为343万吨,占14.9%:玻璃材料产量为452万吨,占19.7%;金属材料产量为288万吨,占8.5%。

  对于纸包装容器,由于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他也坦言,目前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箱面不平、不能起到保鲜防霉的作用等。

  叉车是物料搬运企业的重要设备,到上世纪末,我国已有近30家内燃叉车生产企业、30余家电瓶叉车和轻小型叉车生产企业,此外还有10多家外资叉车生产企业。近年来,我国对叉车的市场需求,年均达到2.5万台,其中对于2~4吨级叉车的需求占总量的80%左右。

  迪得仕(东莞)工业物流设备公司经理陈仲明认为,目前世界上各主要叉车品牌基本上都进入了中国市场,因此,在叉车市场的行业竞争中充分体现了“本地市场国际化”的市场特征。林德叉车广州公司王国栋也认为,国产叉车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已争夺一部分对仓储自动化需求不高的产品市

  场,而进口叉车则以性能好,能提供完善的咨询配套方案和全面的维修售后服务为法码,抢夺高端市场。他们均认为,从目前来看,国产叉车有价格优势在国内比较有市场。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采用高层货架储存货物,用起重、装卸、运输机械设备进行货物出库和入库作业的仓储设备系统。1980年,我国第一座自行研制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开始投产以来,在汽车、化工、电子、烟草等行业的应用逐年增长。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我国家电龙头企业海尔集团国际物流中心的立体仓库,该仓库高22米,拥有18056个标准托盘位,包括原材料和产成品两大自动化物流系统,全部实现了现代物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中国物资储运广州公司总经理李柏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仓储自动化设施的普及率还比较低,企业大手笔投入建造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似乎也不多,至今屈指可数。

  那么为什么仓储自动化在国内普及率这么低呢?李柏祥认为,首先是一个用不用得起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建造普通仓库投入每平方米大约是1000元,而建造自动化立体仓库投入每平方米高达10000元,价格相差整整10倍。除硬件之外,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运行成本,如自动叉车、电脑集成、拣货系统、信息控制系统等成本也相当高。其次是成本与效益问题,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廉价。因此,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对物流投入的迫切感不一样,国内企业可能比较实际的东西,如果要花几十万上这个设备,而且以后还要不断的在维修、燃料、零部件更换中不断投入,他们认为还不如干脆多请几个人来操作。

  李柏祥认为,自动化水平不是决定物流效率的关键,而是整体的组织协调能力是否达到最佳。他认为现在我国仓储业发展最迫切工作的不是上自动化,而是要标准化,“现在我们货架、叉车、托盘等一大批仓储设备制造设计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是阻碍了行业的发展的。”另外,仓储管理软件接口也要有标准,以后数据共享也有公共平台,有平台各仓储企业才不会陷入信息孤岛当中。

  RFID在我国物流领域的应用虽然刚刚起步,但也已经有了多种形式。据中国标准化协会EPC和物流联合网应用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王中书说,RFID在企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在企业内部,如在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托盘上安置射频标签,可以明显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海尔、白沙集团等都有这样的案例;二是用在一条供应链上,梦到找不到回家的路例如溢达集团在新疆的棉花采购流程中使用了射频标签,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改善了库存的调度水平;三是在较大范围的网络中应用,典型案例就是铁道部的车辆管理调度系统。

  “目前来看,我国应用RFID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需求、成本和标准三方面。”在深圳普诺玛商业安全设备公司总栽柳建龙看来,RFID的成本已经明显降低,并且还会继续降低,在一些高价值的细分市场,成本看来并不是主要问题。其次,需求也是可以培养的。但是要注意的是,RFID的优势是建立在信息共享机制之上的,信息共享的链条越长,RFID就越有用武之地。而信息共享的背后是利益的共享,即供应链机制。对此,王中书说:“培养RFID的市场是一个培养供应链的过程,也就是我国产业的集约化过程。”

  今年3月,国际RFID标签的数据编码标准获得了批准,用于RFID标签和识别器间数据传输协议也将于今年年底获得通过。中国方面,信产部、科委、国标委等十四个部委正准备成立一个国家级的“电子标签标准化工作组”,着手编写《中国RFID》,以支持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编码体系-NPC系统的建立。王中书说:“新标准将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谋求与国际标准的相互兼容,这将极大地促进RFID在我国的应用。”

  对于物流技术与设备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行家分析认为,将朝着以下几方面发展:一、大型化、高速化;二、实用化、专用化、通用化、专业化;三、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四、成套系统化等。同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努力填补国内产品的空白,也是一条必经之。所以国内企业要想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努力开发新产品。

  

关键词:物流设备图片